你當前的位置:首頁>>工藝與材料>>材料科學基礎
第5章 結構缺陷及固溶體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8 有序固溶體和無序固溶體(1)

   
     在討論固溶體的概念時,認為溶質質點(原子、離子)在溶劑晶體結構中的分布是任意的、無規(guī)則的,這便是無序固溶體的概念。因此,固溶體性能的變化,實際上是微觀結構變化在宏觀統(tǒng)計上的體現(xiàn)。例如,晶胞參數(shù)的測定,實際上是一個平均值;密度的測定也是統(tǒng)計的結果。固溶體中溶質質點無規(guī)則分布的概念,和實驗結果基本一致。但是有些固溶體中溶質質點的分布是有序的,即溶質質點在結構中按一定規(guī)律排列,形成所謂“有序固溶體”。例如,Au-Cu固溶體,Au和Cu都是面心立方格子,它們之間可以形成連續(xù)置換固溶體。在一般情況下,Au和Cu原子是無規(guī)則的分布在面心立方格子的結點上,這便是一般認為的固溶體(圖5-47(a))。但是,如果這個固溶體的組成為AuCu3和AuCu時,并且在適當?shù)臏囟认逻M行較長時間退火,則固溶體的結構可轉變?yōu)椤坝行蚪Y構”。這表現(xiàn)為AuCu3組成中,所有的Au原子占有面心立方格子的頂角位置,而Cu原子則占有面心立方格子的面心位置(圖5-47(b))。因而,從單位晶胞來看組成應為AuCu3。同理,如果Au原子和Cu原子分層相間分布(圖5-47(c)),也形成“有序結構”,其相應的組成應為AuCu。這種有序結構稱為超結構。它除了和組成有關外,還和晶體形成時的溫度、壓力條件有關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從熱力學觀點看,溫度升高時無規(guī)排列將使TS項增加,這有利于固溶體的生成,而不利于有序結構的形成。所以,有序結構一般需要在一定的臨界溫度以下才能形成。高于臨界溫度,即使原來是有序結構也將轉變成一般的固溶體。如AuCu3的臨界溫度為668K。這一臨界溫度在金屬學中稱為居里點,在居里點,晶體結構和性質都呈現(xiàn)突變。固溶體有序-無序結構之間的轉變,屬于晶體的多晶轉變類型之一,稱為有序-無序轉變。這一轉變溫度如果表示在二元固溶體系統(tǒng)相圖上,應位于固相線以下。從固溶體生成的熱力學分析可知:在臨界溫度以上,形成固溶體系統(tǒng)的自由能是最低的,固溶體是穩(wěn)定的。但是,在臨界溫度以下,由于溫度下降,TS值減小,系統(tǒng)的自由能增加。這時固溶體已不再是穩(wěn)定的,而系統(tǒng)轉變成有序結構將可使自由能降低。因而,在臨界溫度以下,有序結構是穩(wěn)定的。如果冷卻速度較快,沒有達到相平衡狀態(tài),那么在臨界溫度以下,也可出現(xiàn)亞穩(wěn)的固溶體。但是,亞穩(wěn)固溶體畢竟在熱力學上是不穩(wěn)定的,只要在臨界溫度附近長時間退火,就能使固溶體轉變?yōu)橛行蚪Y構。上述的AuCu3及AuCu就是典型例子。當然,從有序結構形成后的相組成來看,可能沒有什么變化。但是,從晶體結構看已有了明顯的變化。如AuCu3由原來的面心立方格子,轉變成簡單立方格子,而AuCu則從原來的面心立方格子轉變成四方格子。大概是因為這種有序結構在臨界溫度以上以固溶體的形式出現(xiàn),而且在有序==無序轉變時又沒有明顯的相變化,相當多學者把它列入固溶體范圍,并命名為“有序固溶體”。但也有學者認為這種有序結構應不屬于固溶體的范圍,而應該看成是一種化合物。

第  1  [2] 頁
版權所有    民眾工作室.制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