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當前的位置:首頁>>Inventor>>Inventor2008機械設計應用教程 |
基于裝配關系的關聯(lián)設計技巧(6) |
7.設計詳解:零件加工夾具設計 7.1 設計需求背景介紹 為了簡化討論過程,夾具設計僅需要完成了定位、定刀元件設計和夾具體的基礎部分,更詳細 的設計就不做了。相關模型文件在\007文件夾中。 1)這是一個并行設計的例子,零件設計也在實施中,可能修改某些結構尺寸。 2)零件的結構已經(jīng)確定,不會有修改了。 3)工藝過程也已經(jīng)確定,不會有修改了。 4)對刀規(guī)厚度為2mm。 工藝過程如下,6道工序: 7.2 工序零件模型準備與“逆向衍生”的設想 在工藝設計過程中,工序零件模型是設計的原始基礎和工藝信息的載體。 工部位被加工出來,因此多出了一些特征; 型將能夠跟隨原始零件設計的修改而更新;同時,相關的夾具設計結構也會按照裝配關系要求而更 新設計。這就是各個工序零件模型的設計構思表達要求。 按Inventor現(xiàn)有的規(guī)則,可能關聯(lián)、可變更原始零件設計模型的表達,要使用衍生實現(xiàn)。但是,工序模型源自結構齊全的零件設計結果,而衍生功能不能“減少”只能“增加”特征結構。 因為給工藝設計者使用的、前期設計的結果不會是毛坯,毛坯是最后的零件模型,直接使用衍 生是不能滿足夾具設計的要求。為了能造成各個工序之間零件模型的統(tǒng)一關聯(lián),并且借用原始零件 設計結果,筆者提出“逆向衍生”的技術方法。就是說,原始條件是最終零件,而工序模型則是“填 補”加工部位,就是創(chuàng)建相關特征,填補零件上已經(jīng)加工好的部位,成為加工之前的樣子,以形成 從最終零件到毛坯的逆向處理模式。 雖然這樣做與傳統(tǒng)工藝設計的具體過程有些不同,但是,在本質(zhì)上說、從設計思維的抽象上說,還是一致的。 這些工序模型應當由工藝設計師,繼承零件設計師的結果,一邊進行工藝設計,一邊產(chǎn)生相關 的工序模型。而工序模型之間以及與原始零件的關聯(lián),則是Inventor的“衍生”功能根據(jù)我們設置的條件自動進行的。參見圖10-60。 實際上這個零件創(chuàng)建的依據(jù),可能是參數(shù)驅(qū)動、可能是裝配關系約束、可能是輪廓投影關聯(lián)、 還可能是零件參數(shù)傳遞。用逆向衍生方法可以在確保關聯(lián)的基礎上,則不需要考慮零件創(chuàng)建的條件, 就可以可靠地生成工序模型。 因為原始零件可能使用基與裝配約束的“自適應”設計模式,而這種模式下,設計變量中不會 包含基與裝配的結果尺寸,因此,用設計變量關聯(lián)的技術方法可能會有些問題。 衍生是唯一可靠的結果;目前只有衍生能做到這些。 7.3 逆向衍生: ◆工序6模型:開始新零件,直接使用原始零件衍生。另存為“工序-6.IPT”。這樣做是為了在任何一種創(chuàng)建這個原始零件的條件下,這樣作出的工序零件模型都能繼承原始零件的有 關數(shù)據(jù)。 ◆工序5模型:在現(xiàn)有模型基礎上,填死螺紋孔,另存為“工序-5.IPT”。 ◆工序4模型:在現(xiàn)有模型基礎上,填死槽子,另存為“工序-4.IPT”。 ◆工序3模型:在現(xiàn)有模型基礎上,填死大孔,另存為“工序-3.IPT”。 ◆工序2模型:在現(xiàn)有模型基礎上,填死兩個小孔,另存為“工序-2.IPT”。 ◆工序1模型:在現(xiàn)有模型基礎上,拉伸出2.5mm的毛坯余量,并倒鑄造圓角R2,另存為“工 序-1.IPT”。結束。 7.4 工序1夾具設計 1)開始新裝配,引入“工序-1.IPT”;引入已經(jīng)做好的零件“1-支撐釘”三個。因為是粗基準 定位,需要使用球頭支撐釘。 2)支撐釘與零件裝配:軸線重合、支撐釘球頭與零件毛坯面相切。參見圖10-61。 圖10-61支撐釘裝配結果 3)引入已經(jīng)做好的零件“檔塊”。與支撐釘裝配:兩者安裝面面對齊; 4)與零件裝配:檔塊定位面與工件圓柱面向切、檔塊定位面與工件邊角度對準、檔塊中截面與 零件圓柱軸線對準。參見圖10-62; 5)引入已經(jīng)做好的零件“V檔塊”。與支撐釘裝配:兩者安裝面面對齊;與零件圓柱部分裝配: 兩個定位面與工件圓柱面向切、V檔塊定位面與工件邊角度對準。至此,定位元件已經(jīng)就位。 參見圖10-63。 6)創(chuàng)建新零件“1-底板”,以V擋塊的底面為新草圖所在面,投影相關零輪廓;創(chuàng)建底板草圖, 做構造草圖圓、定位底板的輪廓。 注意: 釘安裝孔中心到底板邊的距離,從底板做完之后討論,雖然都是從底板邊線開始的 40mm,但另 一端可能在底板內(nèi)部,也可能在底板外部,就是兩義性。 這種可能并不總是出現(xiàn),可一旦出現(xiàn)就相當麻煩了。所以,這里應當使用構造圓與底板邊相 切,而不是直接標注底板邊到支撐釘安裝孔中心的尺寸。 ◆以“V檔塊”的安裝面為新草圖所在面,隱含創(chuàng)建了一個裝配約束; ◆投影三個支撐釘安裝軸徑的圓,圖中的A/B/C,投影“V檔塊”的邊,圖中的D; ◆以A/B兩圓心為圓心,做等徑構造圓兩個,直徑50mm; ◆以C圓心為圓心,做構造圓,直徑90mm; ◆創(chuàng)建斜矩形草圖,約束下面的邊與D線平行; ◆約束另外三個邊與構造圓相切,拉伸創(chuàng)建底板零件。 7)參見圖10-65。引進“1-對刀塊”零件,設置成自適應,用裝配約束定義好與工件加工面的 2mm對刀規(guī)厚度差。 8)結果另存為“工序1.IAM”。 9)驗證設計數(shù)據(jù)關聯(lián):打開“零件.IPT”,顯示“主特征”的驅(qū)動尺寸,修改尺寸d100成140, 存盤退出。再次打開“工序1.IAM”,結果正確跟隨。 7.5 工序2夾具設計 工序2與工序1的夾具設計很類似。 開始新裝配,引入“工序2.IPT”;引入已經(jīng)做好的 零件“2-支撐釘”三個,與零件裝配。 因為現(xiàn)在是以上道序加工加過的精基準面定位,應當使用的平頭支撐釘;可簡單地使用“插入”裝配完成 裝配約束。 參見圖10-66,用與工序1同樣的方法引入兩個擋塊,并裝配好;用與工序1同樣的方法創(chuàng)建“2-底板”;引進和安裝“2-對刀塊”,完成。另存為“工 序2.IAM”。 |
版權所有 民眾工作室.制作 |